养蚕散文随笔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养蚕散文随笔,希望有所帮助!
放在冰箱里的蚕种,五月初拿出来时已经有许多孵化出了蚁蚕,不过都冻死了。在冰箱里也能孵化?不可思议呀!另外一张蚕卵放在桌子上,五月十日开始陆续孵出。
黑色的小小的蚁蚕,每天拿嫩桑叶撕碎了喂,天气热,桑叶干得太快,我就把蚕和桑叶都放进玻璃瓶里,盖上盖,一夜过后,蚕宝宝们都明显地长大了,因为放在瓶中,叶子不容易干,蚕随时可吃嫩叶。但放在瓶中一定是不对的,上网查看养蚕的方法,养蚕需要通风。但我存着侥幸心理,蚕宝宝还小,需要的氧气不多。我还是时常把蚕放在瓶中。
养了蚕,我就天天盼着蚕快点长大,憧憬着我的三十多条蚕变成三十多个白的发亮,或金黄色的茧子。我还设想着,到时候学着传说中的样子,用开水烫一下蚕茧,抽上一团凝结着自己辛苦的珍贵的丝。拿这些丝献给我的老爸,让他垫墨盒。
开始的两周,我很成功,一天天疯长的蚕,一天天增加我的喜悦。蚕已经长到两公分了,有一条饭量好的已经快有三公分了。采桑叶,换桑叶。刚开始时很累,因为要拿毛笔把小小的蚁蚕一条条从干了的桑叶上扫下来,换上嫩叶。后来蚕大一点,自己可以转移到新的叶子上,我还轻松一点。
在我养蚕最好的时光,和我同养蚕的我的妹妹和两个同事,都反映蚕死了很多。这时我就在心理暗自得意,嘿嘿,还是我养的好。闲下来时,我看一会瓶中的蚕,多可爱呀,越来越胖了。睡前,我总是憧憬着它们变成又白又胖的大蚕姑娘,然后轻轻地摇着头,左左右右,用莹亮的丝把自己包起来,做个蚕茧,做个安眠的合适的小白屋,呼呼大睡,好好休息,预备由蛹化蝶那一刻。
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蜕一次皮就是长了岁,刚出生就算一岁,也就是说,它们要长到五岁,才开始结茧。
我的蚕蜕了两次皮,干桑叶上有好几个干了的蚕皮。蜕了皮,有的'蚕显得那样光润,真是一个新的开始呀。
不由自己,我的嘴角又浮上了笑,眼前浮动着一个盒子中整齐地摆放着蚕茧的景象。
星期六的早上,我看了看瓶中的蚕,嘻嘻,又长大了,可是为什么每一次早上看它们都是一动不动的呢,它们还没有睡醒,像人一样的作息,夜晚也是主要的睡觉的时候?我把蚕连同桑叶一起倒在盒子里,它们就开始慢悠悠地爬,“嚓嚓嚓”地吃。
周末到了,朋友的小孩星期六过十二岁生日,邀请我参加,我决定顺便带孩子回姥姥家呆两天。蚕宝宝就留下让我爱人照顾,它们大了,生命力会比较强。
我爱人采来公园里的桑叶喂了一次蚕,然后就与骑友们骑行去了,两天不在家。我和儿子也是星期天晚上十点左右才回家。
我焦急地看蚕,蚕还是在盒子里,啊,它们都变了样,有的直挺不动;有的头变的大大的,窝在胸前,尾巴有点翘,有点尖,身体整个变小。把叶子铺上去,我爱人采的叶子太老了,这么硬它们怎么咬得动?
第二天,我采来新的桑叶喂蚕,它们大部分不吃,只有少数几条吃叶。孩子看见蚕变成这样就特别不高兴。我的心掉入谷底,非常沮丧。但还是抱有一线希望,一条也舍不得扔,一天换几次桑叶,但还是不得不把僵死的蚕一条条拣出来扔掉。
四天过后,我只有五条蚕,准确地说是四条健康的蚕。一条可能是死了,但身体不僵,还有点动,我没有扔,希望它是蜕皮休眠,会缓过来,会活泼地爬起来的。
有点经验的朋友说,蚕两天也不会饿死的,一定是吃了公园里打了农药的桑叶,中毒了。是啊,蚕死前变得头很大,身体很小,头抱在胸前,那个样子就像小海马。
春蚕,是春天里无助的宝宝,柔弱又纯洁,是无私奉献它的丝的宝宝。可是由于我的不善养育而使那么多条蚕牺牲,我很心痛。
我学到了一些养蚕的经验:不要过分关注,不要急于求成,尊重生长规律。不要放进瓶中养。该关心时一定要关心,不要心存侥幸。
如今,春天的花儿开了,小区里那棵桑树上长满了嫩绿的叶,但我却不敢轻易养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