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悟的随笔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萌生一些新的感悟,为了更好的记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不过,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感悟的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感悟的随笔1中国有句古话:“自古寒门出贤士。”在戏剧舞台上,我们见多了吕蒙正、邹应龙这样少年孤贫而终成大器的人。因为读书读的好,为人正派,他们总能得到美貌而富有的千金小姐的眷顾,而终究又金榜提名,在连捡块抹布都要用兰花指的极精致化的舞台上,你看不到饥饿、贫穷的可怕,而每读到杜甫的作品,我总是感到困顿两个字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的扼住杜甫的咽喉。
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他们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是生活,另一条是对生活的思考。“走进杜甫,犹如走进一座大山”,每当隔一段时间再读杜甫的诗,少了崇拜的热情,多了几分冷静;少了热血沸腾,多了一分莫名的悲哀。
红烧是一道杂文,涮火锅恰如随笔,烂炖的大锅中当然是长篇小说。那么清炒是一盘诗。杜甫的诗犹如在烈火中,在灼热的炊具中翻来覆去,清清淡淡。正因为如此,才使杜甫的躯体乃至整个心灵都细腻起来: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更多的是百姓。
面对这样一个勇士,我在也不能说什么了,我不想高唱他是多么伟大,多么的忧国忧民。因为这样一哄而上,读了会让人很烦腻。文学创造上的雷同与平庸,也是一种资源危机。
然而他还是死了,死在了那个跟他的生命与信念一脉相承的时代。那个寒门贤士注定饱受煎熬的时代,这个未仍将从他的笔下汲取奋进的力量,这也可以慰藉作家苦难的心灵。也许这就是他最终极的人生,尽管不算圆满。
关于感悟的随笔2国庆节的一天早晨,我在防城港市鱼洲坪的宿舍楼上,望着窗外的海滩。早晨的海滩清静,空气清爽。突然,有一个渔人从海中回来,他沿着一条小河床走,走得很急,几乎象在跑。小河床弯弯曲曲,他脚下的路曲曲节节。他既然那么急,为什么不走穿过红树林比较直的小路呢?我突然这样想,但是我很快又否定了。因为我到小河床去玩过,小河床很好走,没有危险,可以快步走;而在红树林上的小路快步走是有危险的。所以,这个渔人为了争取时间,为了早点达到目的地,选择走虽曲节但好走的路,而不走虽直但不好走的路。
于是,我想起了走人生的路,何尝不也是这样呢?有人走曲节的路,但能直奔目标;有人名义上走平直的路,但却不能快点达到目标或不达到目标。而许多为人父母者,在为孩子的前程选择人生的道路时,大都为孩子选择平坦的人生道路,为他走人生道路的平坦而作了种种努力和牺牲:给他最优厚的物质待遇,给他选最好的学校,让他得到最好得教育。一句话,不给孩子走人生曲节的路。这是一种父母的态度。另一种父母没有这样,他不特别为孩子作出不必要的牺牲,让孩子走一段曲节的人生路,让孩子经受一些苦难的磨练。比喻讲,他不为孩子能进重点高中而出几万块钱的高价择校费。他认为,只要孩子智力可以,他懂事,经过他自己的努力也能考上大学。
有这样的一个事例:某重点中学校长的儿子,本来学习不大努力,但凭借父亲的提携,读好学校,毕业后,选择了好的单位。可是儿子不成器,刚参加工作几年就犯了罪。这个校长在同我谈这件事的教训时说:“给他选择了一条平坦的人生路,但是他不懂事,加他母亲的宠爱,世界观扭曲了,所以栽了。”这件事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让孩子走一段曲节的人生道路,让他经受一些磨练,他就多懂事一些,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人生悲剧。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充分说明走一段曲节人生道路有时有助成材。起码说,它有助于人的成长,有助于人的意志的磨练。说到这,我想起了三国时代的孙权。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千多年来,人们都赞同曹操的话,都称赞孙权了不起,能继承父兄大业,成就帝业。人们没有进一步思考,孙权为什么能成就帝业?我认为,孙权之所以成就帝业,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父兄之死,给他走了一段曲节的人生道路。或换句话说,是由于父兄之死的磨难,才让他经受锻炼,吸取教训,增长了才干。同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在他写给他在东吴的哥哥诸葛瑾的信中,说到自己的几个儿子,说他们个个聪明伶俐,但幼年过于聪明,长大必骄,又不经历磨练,长大必不成大才。诸葛亮预见得很准确,他的几个儿子没有经历曲节的人生磨练,终不成大才。
有一句话说,作家要有苦难的童年。这句话虽不说得全面,但有一定的道理。它同样说明,走一段曲节的人生道路有助于成材。
象渔洲坪的渔人那样理智地选择道路,理智的选择我们的人生道路,聪明地自觉地走一段曲节的人生道路,对于一个立志成材的青年人来说,它的意义尤为重要。对于望子成龙的为人父母者,也同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还是引用上文说到的那个重点中学校长对我说的话作结文章吧,他说:“为人父母者,要做孩子灵魂的工程师,不要给儿孙做马牛。这是我的教训和心得。”
关于感悟的随笔3今天打开电视又看了电视剧《我的丑娘》,我深深的被剧情中的人物情节所打动,対母爱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感悟。
母爱是一样神秘的东西,充分的母爱能培育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人,即使他后来叱咤风云、一呼百应,即使他后来默默无闻独善其身,那也只是后来,而在最初,在他弱不禁风嗷嗷待哺的时候,总有一双母亲的手将她温柔的托起。
好像每一个人都在童年或多或少的尝试过,去建立自己的个性,去超越或者摆脱母亲对自己的影响,而当我们自以为走的足够远,却总发现母亲还在那里,除了十月怀胎的血脉相连,在我们生命的最初,母亲潜移默化的留在我们身上的印记,是那样的深远……
人所能说出的最甜美的词,就是“母亲”,最美好的称呼,就是是“妈妈”。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表达着人的心灵中所有的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
在我们的生命中,母亲乃是一切。悲伤时,她是慰藉;沮丧时,她是希望;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宏的源泉。大千世界,爱有多种,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那就是母亲的爱。
母爱——玫瑰花蕊中溢出的芳香;生命中那一缕令人陶醉的馨香……
我放弃了平淡幸福,选择了靓丽的寂寞。
关于感悟的随笔4在十五岁的时候,我生出了一个愿景:我要搞清楚世界的来龙去脉,然后启蒙我身边的人。生出这个愿景,当然是因缘聚合的。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其究竟。总之,在很多要素的催动下,我生出了这个愿景。
多年后,我知道,这就是发心,而且算得上是发清净心、菩提心了。
在那以后,我一边纠结于学业一边纠结于梦想,离学后,我又一边纠结于俗世的事业一边纠结于梦想。世俗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我会被拖拽进去。但我又知道,我的愿景使命,与世俗追求格格不入。由此,我会有纠结痛苦。
在每一个笔记本上,我几乎都写下过类似的句子:我的梦想是追求智慧,是求道悟 ……此处隐藏10346个字……人才。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舔了砖,加了瓦。
青是出于蓝的,她也肯定会胜于蓝。我们坚信,坚信以前的三台五中,现在的塔山中学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带着一份对夕阳的念恋,怀着一份对老五中的青涩记忆,依依的告别了昔日的校长、老师、校友。揣着这份情,掂着这份意握别、挥手、再见。相约,相约着来年再相见。
关于感悟的随笔14远处没有灯塔的方向,我知道你不会在初秋感夜凉,夜幕还迟迟不肯落,我有时常常戛然,我宁愿闭着双目,拿着一本书沏着一杯茶,听着抒情的音乐,坐在摇椅上 远离喧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夜雨青灯手握一卷墨香,最是超然物外,静静体悟那些绚烂至极而又重归于平淡的文字,聆听穿越时空的金玉良言,被红尘俗世所累的心一刹那间恢复灵性,绿水青山,便也在这或精深或敏锐的文字间荡漾开来。
仿佛就在方才,阳光还如温恰到好处沁着丝丝缕缕梅子一样青涩的气息,徐徐滤过浓墨重彩的庭前芭蕉,于是在眼角眉梢,唇畔指尖,晕染出一圈圈光与影的涟漪
听着空山鸟语,静水深流,只觉岁月静好,捧书清读不觉间日影渐沉, 一株株绿牡丹开得正浓仿佛流淌的碧云,在青砖黛瓦的清俊中勾勒出滴翠的飘逸, 一枚枚燕影翻飞在雕檐点点的晴空,轻巧的淡去消逝在依稀的青山深处, 再抬眼时已是残阳一点将坠未,晚风如锦上绣祥云,燕燕起落流转如波, 端着一杯清茶坐到了小木桌前,黄晕的灯光下缕缕轻烟缠绕着翻开的书页,把阵阵,幽香送往遥远的思绪......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却要说: 一书一世界,一页一菩提 一本书便是一个新的天地。青山峦叠翠,任一江愁水东流,叹世间离别痛,换一杯醉,猜不透凡尘,写不尽的永恒。 天地间飘起细雨如思如慕如泣如诉,丝丝缕缕绵延不绝,舞幽壑之潜蛟,窗外是潇潇而下的夜雨,眼前是白纸黑字的佳作,心中是跌宕起伏的感触,墨黑如寒星的夜幕染上了一层晶莹的深邃,美得如梦如幻......
乌云如泼墨般布满了天空,却阻不住思绪的流溢,读到畅快之处,便放声大笑怡然自得,品得悲绝之文,竟让泪水模糊了字迹,真正的好书,便这般超度人的灵魂,借酿泉洗绦一身疲惫,登高山而生壮士情怀,无言的书用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思想与我们作长久的对话。 花易醉人亦醉 醉眼迷蒙酒一杯 寒风折雪梅 梅暗夜零飘落 丹青谁画 江山如此也多娇 望乎水云间 流光一瞬 一地落叶 一地殇 百花争艳百花芳。
关于感悟的随笔15杜甫的一生是坎坷的,可他用他敏锐善良的心爱着他生活的那个世界。
杜甫细腻。写到“老妻”“稚儿”的诗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苦难中充满乐趣,调侃中充满温情。要知道,杜甫不是“丈夫正色动引经”的那种迂腐角色啊,他是那么热爱生活。
杜甫忧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哭啼,“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的悲叹,“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的凄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孤独……远没有李白“开怀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得豪迈潇洒过瘾。杜甫同样有过凌云壮志万丈豪情,即便在二十五岁落进士第后,依然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驰太虚目骋八极的激昂情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里透露着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更多的是对自己诗歌的自信。这些诗句,就其豪迈爽快,丝毫不减任何一个豪放诗人。
杜甫忧民。他的《兵车行》是一首具有标志意义的诗歌,它既代表着杜甫沉郁诗风的成熟,也代表着杜甫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哭的诗歌内容的开始,它就像宣言书,从此,杜甫开始了他表达人民思想、情感、要求、愿望的诗歌创作。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这国家不幸的时候,有人放歌山水,有人隐姓埋名,有人自顾自命,更有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杜甫却用他那羸弱瘦削的肩膀扛起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不幸,虽然他那肩膀太瘦弱了。
杜甫忠君。因为那时候,君就是国。杜甫忠,却并不愚,从《兵车行》中“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到《秦州杂诗》中“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从《忆昔二首》中“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到《遣遇》中“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杜甫对官宦甚至皇上的批判是贯穿了他的一生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的忧乐。决定杜甫思想的,决不仅是“奉儒守官”的儒家教育,还有长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困守的屈辱和辛酸;还有“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和百姓共尝艰辛的生活。这些,才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杜甫稀有。他是那样热爱李白,他一首又一首地写着李白的赞歌,能够查到的,有十七首之多。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夸奖李白的诗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感叹李白的才思;“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为李白鸣不平;“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抒发对李白的思念;“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对李白的定论吧?在这些诗中,既有对李白诗歌积极的推崇,又有对他诗歌地位崇高的评价,也有对李白郁郁不得志的深厚同情,还有对他真挚的友谊,表现了“诗圣”谦虚的情怀和诚挚的心灵。事实上,李白也从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他甚至对那些毫无名声的后辈的评价都让人羡慕之至,可唯独对杜甫的诗歌,只字不提。所以我宁可相信,今天我们都在津津乐道天宝元年李杜的那次著名的相见,津津乐道中国诗歌天空最亮的两颗星的交汇,是我们美丽的心愿和一个动人的传说。
杜甫巍峨。这个自称“老儒”的老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
世论杜甫诗,“沉郁”一词用得最多,“沉郁顿挫”这是杜甫对自己诗歌风格的概括。什么叫沉郁呢?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解释:“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有人说杜甫的诗中泪水太多,而我想,如果杜甫的泪水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不幸而流,那他也不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而已,可他不是,或者说他多愁善感,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他把自己的忧愁和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从自己的苦难中想到了百姓的苦难、国家的安危。这个时候,杜甫的忧愁就不再是单纯的小夜曲,而是层次丰富、情感深厚的交响乐。
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总是与祖国生死相依,与人民休戚与共的。顺遂时,不沉醉于安富尊荣;贫贱时,不沉沦于一己辛酸,他才担当得起“伟大”二字。杜甫,就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能热爱这个世界吗?一个不热爱亲人的人,能给别人热爱吗?我觉得杜甫是值得尊敬的诗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像他一样敏锐善良的活着才不枉此生,也才配在灵魂的户籍上大大的烙上“炎黄子孙”四个字。
赏析:杜甫在唐诗的乐章中,与陈子昂的悲慨,王昌龄的雄浑,王维的清丽,李商隐的雅艳同时存在,与飞扬最高、飘扬最远的李白齐名。但这些都还不够,他更优秀,更伟大之处,在于他以一颗敏锐善良的心爱着他生活的那个世界,他是那么细腻、忧郁、忧民、忠君、稀有、巍峨。正因为如此,千载而下,他的形象依然那么光彩照人,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