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心得体会120xx年8月14日,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我来到aa学院,这个能给我更好发展平台的地方。
自我从事教育事业的那天起,我就立志做一个优秀的大学老师。因此,在前几年里,我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得到学生及同事的一致肯定。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平台,一个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我选择了aa学院。从踏进aa大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人生中新的、更精彩的一页翻开了。
入职后,学院给我们新入职的老师安排了为期十天左右的培训,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让新入职的老师尽快融入学院,适合新工作。这次培训的意义非常重大,对我们也非常有帮助,因此在培训期间,我按时到课,认真记录,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教学科研的一些方法,现就我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向学院领导和人事外汇报如下:
通过这次培训,首先让我懂得了做为一名大学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宋书记讲话中,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师德高尚的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你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进而学到知识。做为老师,教学生做人和怎样学习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胡院长也教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须在做事的时候把握方向,注意方法,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陈教授的“做一名人民教师要甘于清贫”的话让我感慨良多,让我知道做为教师,精神食粮比物质更重要。从他们的报告中,我体
会到想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须从做人开始。
这次培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和科研。祝教授、陈教授和吴教授从教学的角度详细的讲述了如何编写教案、如何上课以及一些上课的方法和艺术。从他们的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为他们高深的学识和朴实的为人所深深打动。我决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把教授们传授给我们的方法用到课堂上,认认真真的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
对于科研这一方面,我以前接触不多。听了刘主任和李处长的讲座,我知道了做为一名本科学校的老师,科研是与教学一样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本科学校区别于其他层次高校的重要特征。我们学校有着非常好的科研资源,加上何董事长的重视,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定能在科研上取得重大进展。
学生处的负责人给我们讲了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人事处邹处长讲解了学院的有关人事政策,让我们对学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aa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也更坚定了我扎根aa的决心。
最后是董事长给我们做总结报告。从董事长的话中,我了解到了aa的发展倾注了董事长和大批aa人的努力,其中有辛酸也有快乐,是他们让aa发展成为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医学本科院校。从董事长的报告中,我深深感到,董事长是一个实干的人,一个真正搞教育的人,aa就象是他的一个孩子,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十天的培训结束了,我收获了许多。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认认
真真备好课,认认真真上好课、做好科研,踏踏实实完成学校和系部交待的工作任务,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学习心得体会2和着窗外雨滴奏出的美妙的乐章,讲台上的周老师说道:"培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看看窗外,竟已是华灯初上。培训竟让我忘了时间,从下午3点钟开始,我都没有离开座位,一起学习的49位教师也是如此,我竟成了一个“求知若渴”忘了时间的学生,这可是学生时代才有的感觉呀!
回顾今天下午的培训:广西教研部的周日南主任培训的主题是“课堂教学有效化”,周主任从有效教学的发展史拉开了讲座的序幕,从“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有效化”进行了全面阐述,并让我们分组讨论交流了5个典型课例,从同伴的激烈争论和老师的点拨中,我们感悟了如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热身活动“解手链”。一听到热身活动是“解手链”,心里乐开了花,不就是全组同学手拉手围成圈,松开手,把自己的右手放在左手上交叉的握住旁边同学的手,然后不准松开手,回到原来手拉手的状态,最先回到原来状态的小组为胜!这个游戏我玩过,难不倒我,我们组有我的“指导”组肯定是第一个完成任务的!正想着,讲台上的周老师发话了:“玩过这个游戏的老师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不能告诉同伴解手链的方法,观察同伴的行为并思考,体会第一次和第二次玩游戏的不同!”细细体会,第一次游戏更多的是急于解开手链——关注结果;而第二次则更多的是在研究解手链的方法——关注过程。感受果然不一样。
真是不得不佩服,高明的老师在同一个活动中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和发展!这就是有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学习心得体会3通过集中的师德师风教育,使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重视自身师德建设,通过加强师德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把“铸师魂、倡师德、练内功、树形像”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永恒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和职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现实可靠的途径。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言传身教,无私奉献,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爱岗敬业,不仅表现为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本职工作,还应表现为时时处处坚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因为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书是都是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教师只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才能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确立认真负责的态度,精心施教爱岗敬业,最终必须落实在教师认真负责、精心施教的工作态度上,必须体现在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之中。首先,要讲究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实际上是对事业、对学生的一种道德责任感。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
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 ……此处隐藏14871个字……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第五,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 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习心得体会15从大三才刚刚开始接触音乐美学这门课程,课程虽短却学习到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在课堂上面,书本上面,课程上面都能获取各种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知识。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
从字面文本意义上来观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也是比较学理化并有些抽象的词汇,非专业学人恐就字面理解也会具有差异性与困难。当我们走进音乐厅,直面感性聆听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时,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感受,不管这种感受是赞扬还是批评,它总是已经随着作品音响的进行而在聆听者的内心中产生了一种对作品的内心触动——即已经产生了一种所谓的“听觉内容”。这样一种由音乐作品而引起的“听觉内容”是伴随着音响的进行而在观众的内心中产生的,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种感受性的内容是音乐音响传达给观众的一种音乐内容呢?如果我们承认了它是音乐所具有的一种内容,那么为什么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聆听者会有不同的感受性内容呢?这些看似简单肤浅的问题,却是最本质并难以完全回答又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音乐是否具有内容,音乐的织体形式本身是否又具有自我客观意义上的“形式内容”?我们常讲大三和弦的明亮,小三和弦的柔和,除去审美主体客观的听觉心理与自我客观存在的听觉感性审美规律之外,就音乐客体即音乐结构上的形式逻辑而言,它是否具有音乐客体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上的内容呢?大三和弦的明亮,小三和弦的柔和,这两种听觉感受的来源是否可能本来就存在于音响的客观规律之中呢?即音响自我的形式逻辑中已经存在了音响明亮柔和的物理性结构规律,它不以人的听觉变幻为转移。如果这样一种形式意味上的内容客观存在,那么,仅就音乐形式客体而言,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承认音乐有其自身的形式内容,由此,即使是音乐的形式也同样存在着形式意义上的内容。而形式意味上的内容涉及到音乐作品的历史流变与方法变迁,作曲家采取什么样的作曲方法论就决定了会出现什么样的音乐织体结构形式,从而也就意味着会出现什么样形式意义上的内容。与作曲家作曲方法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及其
形式织体构造毫无疑问也会受到作曲家人本意识与审美情态理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作曲家的方法论与美学观念的选择直接导致了音乐作品的整体技术形态构造。值得特别说明并需要大家关注与讨论的是作曲家的人本意识与审美理想是社会物化及人化的产物,它是在社会历史影响下兼及对人本生态的思考而形成的,带有深度的社会性内容与历史意义,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必定带有深刻的社会因素,从而,也就不会逃脱社会性的内容与史论意义。正因为如此,完全否定音乐的内容,否定音乐作品的历史性意义而宣称音乐作品的纯粹形式意味是肯定站不住脚的!更何况,音乐自身的形式逻辑也包含着形式意味上的逻辑内容与方法论内涵。
在这里我想讲讲我对于音乐审美的理解。音乐审美意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正如人类的意识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一样,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意识的发生。出人类的音乐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以音乐艺术的存在为前提,还只说到了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从主体方面说人类的音乐审美意识究竟是怎样发生的?音乐的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对于欣赏主体来说是否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这还要取决于欣赏主体的主观因素。即使是生活在音乐艺术获得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人,假如没有音乐审美的实践,没有对音乐艺术的长期接触,那么他就不可能具有音乐审美意识。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从而,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而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说来存在着,因为对我说来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可能感知的程度为限。”① 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的一种主体能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人的主观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只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音乐的审美意识才会发生。“一方面为了使人之感觉变成人的感觉,而另方面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来说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② 音乐的审美意识,首先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只是在有了音乐艺术美的存在,才可能有音乐的审美意识,同时,又只有当审美主体作为一个社会的实践着的人,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观照中产生了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音乐审美感受时,音乐的美对他来说才能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才能真正具有音乐的审美意识。这就是我们对音乐审美意识的根源及其发生所持的基本观点。
人的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又会反转来影响和促进音乐美的发展,如果没有审美主体,特别是音乐家的音乐审美意识的高度发展,音乐艺术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音乐艺术本身就是音乐审美意识的物化,是音乐审美创造的结晶。音乐审美意识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音乐美的创造之中。由于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与非具象性的特点,它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更多的是以主观的心理体验与情感态度的方式来进行,即更多的是客观因素消融在主观因素之中,因此,创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审美意识的参与就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音乐审美意识的积极参与,音乐美才能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的美和人的思想情感的美。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音乐审美意识的作用还表现在它对现实生活美、对人的思想情感美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作用。音乐审美意识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音乐美的创造,并且能够通过丰富人的思想情感的美来增进现实生活的美。音乐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正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