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总结实习报告四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总结实习报告 篇1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从第2周到第5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习。
实习任务是制作一台万用表,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习到底要做些什么,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习那样这做做那做做。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习旅途。
实习第一天也就是第二周,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习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习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3周也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电阻,导线。电烙铁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先将准备好的元件xx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比如说用偏口钳掐导线的力度、焊锡丝的量和在焊的过程中时间都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托焊了,总是把握不好焊锡丝的量和电烙铁托的时间。心想还好是练习,要不不知道要焊坏多少个原件呢。
第四,五周,我们开始了我们最后的万用表的焊接,想到平时在物理实验室里用的万用表现在可以经自己的手焊接出来,心中难免有些许激动。
第三周时由于身体不适,导致焊接效果不理想,竟然把R4焊在了R3的位置上,结果要把焊好的拆下来重新焊,下课时发现比别人的进程慢了好多,心里不由的有些着急,怕第四周焊不完,但是老师要求不能私下里自己焊,所以就打算第五周的时候早点去把进度赶上。
最后一周抓紧了速度,电路板焊接完成后找老师检查打分才能进行外壳组装,自我感觉总是把握不住量和时间,所以总体上焊接的不太好看,老师打了个4+的成绩。
表示可以继续组装外壳了,组装外壳看似简单真的组装起来也不容易,我装上壳的时候电路板按不下去,发现是焊接时焊接面留的脚太长了,于是又调整了一下,组装完成后信心满满的找老师去做最后的检查。
老师测量了一下,各个功能良好,没有器件焊坏,准确度可能还有待提高。老师示意我的万用表已经制作完成了,心里确实有小小的成就感。十一放假还拿回家送给我老爸了,对于家里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工作,我的小小万用表还是可以胜任的。老爸很高兴!
电子工艺实习让久在课堂的我切身的感受到作为一名电子工艺人员的苦与乐,同时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自己动手完成了一个万用表,更过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巩固了电子学理论,增强了识别电子元器件的能力,通过对元器件的测量,也增强了对万用表的使用能力。
其次,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论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环节的检验,才是真实的。通过组装万用表,我们明白了其工作原理、学会了焊接技术。
还有此次实习还锻炼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此次实习我们懂得了面对一个问题,要不慌不忙,理清思路,寻找问题的根源,然后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
总结实习报告 篇2金工实习,我们都期盼着它的到来,期盼偷懒一下,去享受工厂生活。难而,实习后,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并不是我们的假期,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在这个短暂的一个星期内,我学到许多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锻炼。
在工业生产中,安全要摆在第一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每个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忠告。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在未发生安全事故前,许多人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认为太烦琐,太枯燥。一旦发生了事故,事后诸葛亮就很多。我很庆幸我对它有了足够的重视,所以我安全的度过了实习的两周!!
第一项;车工
老师最先强调的就是安全操作规程,这是安全的需要,也是对我们的负责。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上班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女同志必须戴好工作帽。
二、开车前,先把各手柄、闸把打到空挡位置,用手扳动车头,查看是否有妨碍之处,然后进行低速运转试车
三、车床导轨面、刀架上不准存放工件、工具、刀具等物件,脚不能放在丝杠、床面及油盘上。
四、变换转速与进刀量时必须停车,以防碰坏齿轮。
五、自动走刀时,必须将刀架推至与底座一样齐,以防止刀刃未到尺寸而底座碰到卡盘上。
六、加工长、大工件时,吃刀不要过猛,刹车不能过急。
七、加工细长棒料时,后端伸出不能过长,车速不能太高,以免开车后把料甩弯而伤人。
八、车削时,必须加紧工件与车刀,并紧固好刀架。
九、车床运转时,不准用棉纱擦拭工件,不准用卡尺测量工件,不准用手直接去清理切屑。
十、车床地面上放置的脚踏板,必须坚实、平稳,并随时清理其上的切屑,以防滑倒,发生事故;车床开动时不准坐凳子,防止打瞌睡放生事故。
十一、严禁超负荷使用机床,以免机床零件损坏。
十二、修理、保养机床必须切断电源。
十三、工作完毕后,要将操作手柄打到空档位置,尾座、中拖板、溜板箱移到后位,再拉下电闸。
十四、将机床上的切屑、灰尘等脏物清除干净再加注润滑油于润滑面上。
……此处隐藏6990个字……?去年她也在我们这儿实习,那小姑娘人特别好。专业也不错,然后还特别有想法。我想,对于方洁莉,可能很多人会比较陌生,她是我们的师姐,来自01级播音班。尽管原来在学校的时候,我就打心眼里佩服她,因为我总觉得在她身上有太多的张小陵老师的影子。但是,在我初到中央之声的那段时间,当我听到周围的老师对她异口同声的称赞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我实在想象不出去年她实习的时候得要做得多么完美,才能给所有的老师都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才能让好多人都一直牵挂着她,惦记着她。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吧。对于一个好的主持人来说,这是太重要的一点了。《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文章写到极至,无有它奇,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极至,无有它异,只是本真。放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在夜航,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上直播的日子。每次直播,夜航一个小时,然后中间穿插三档新闻和气象服务,每档十分钟,这样时间加起来是一个半小时。3月16号,我第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正式主持夜航,从此,每个星期二的深夜,我跟夜航有了固定的约会。
第一次上直播,因为之前上过很多次新闻直播了,再说还有大魏老师跟着,我只管说,所有的操机的任务我都不用管,天塌下来,还有大魏老师顶着。所以,那一次,反倒不怎么紧张。真正紧张的是第二次上节目。当时大魏老师跟我一块进了直播间,首先是直播整点新闻,可当我正在播国内新闻的时候,身旁的大魏老师却出去了。因为之前他跟我说的是带我上三次节目之后再让我独立上节目,所以当时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更要命的是,我在直播呢。当时的感觉没法形容,嘴里不能停,还要播报新闻,台里规定空播十五秒就是重大安全事故,其实空白时间只要超过三秒,人耳就已经能辨别出来直播中间出问题了,所以播出纪律要求我必须播。可我心思完全不在稿子上,我在想,该怎么对付面前的这一堆要命的机器,一会是先推音乐,还是先出版头呢,对,还有广告,广告什么时候播呢。这样的直播状态肯定不成,当时的情形真可以说是凶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镇静,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好在自己命大,心理素质还真的是不错,一切都有惊无险。后来,大魏老师说,其实当时他比我还要紧张。他还告诉我,直播的状态其实更像鸭子浮水,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水下脚掌在不停的扑腾,也就是说要找到一种外松内紧的状态。经过了这一考验,从此我就独立上节目了。
直播的魅力就在于未知。原来我对国内的直播多少都有点嗤之以鼻,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总觉得是排练了多次以后的演出,但是当我真正做起直播以后,才知道每一秒都可能有意外发生。
5月18号,又是我上直播的日子。眼看前面的一个小时都顺利地过去了,所以我有些大意。问题就在这种大意中出现了。在离一点钟整点报时还有30秒的时候,前面的一首歌曲放完了,这个三十秒我只能用自己的话来填。我照例说了那期节目的主题,以及参与节目的方式,话音刚落,整点报时就响了。当时自己还在美,觉得时间控制还不错。可是我忘了说完话要随时注意关话筒这个细节。在六响报时之后,我从工作站调出了中国之声的大版头和整点新闻的版头,这个时间大概有四十秒。这个期间,我喝了水,并且还嗽了嗽嗓子,当时全然没有意识到做这一切的时候话筒还开着!所以全国人民分享了我的喝水和咳嗽。下了节目,收到了我朋友的短信:“猪,你干嘛呢?”我说:“是说声音很大吗?”然后他告诉我说:“你说呢?地球人都听到了!”尽管现在我说得很轻松,但是想想还是后怕。万一那天在直播间里不只我一个人,随便的三言两语后果都会不堪设想。
尽管几乎每期直播都会有一些意外发生,但是我仍然喜欢直播,享受直播,乐在其中。我喜欢直播的感觉,特别是夜间的直播。整个四楼的直播区,除了两端站岗的武警战士,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上直播前,我习惯于关掉导播间的灯,体验真正属于我的九十分钟。面对话筒的那一刻,我可以抛开一切杂念,让真实的情感伴着夜色中的电波飞入一个个等待滋润的孤寂者的心田。喜欢广播,可能更主要的是喜欢在直播间里的感觉,喜欢看着不断刷新的短信平台发呆,喜欢一边说话一边猜测听众的表情……那一刻,我会很满足,也很踏实。
夜航给了我太多太多,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一群特别好的人,给我力量,给我关怀,给我信心,给我动力。做广播,经常就会收到意外的惊喜。记得我第一次上节目的时候,就有我们新闻学院的同学通过短信平台给我发来短信,他说——胡凡?这个名字和声音都好熟悉,你是播音班的胡凡师哥吗?也许大家会说一条小小的短信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刚刚上节目的我看来,这就是莫大的鼓励和温暖。我不知道当初发短信的那个同学今天有没有在现场,希望你能够听到我最真诚的感谢。在北京,还有一位好心的的哥,好几次下节目,他都会准时在台门口等,真的很谢谢他,让我的心情从走出直播间的失落中复归平静,体验到夜色笼罩下北京的那份特有的宁静和安详。听众真的很可爱,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航友与我保持着联系,还在询问什么时候我能再回夜航。在百度的夜航贴吧里,我也经常能在字里行间里发现航友提到我的名字,我知道这是一种被牵挂的幸福。尽管我们从未谋面,但广播这一特殊的纽带让我们已经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这其中有些是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但是更多的,我却叫不出名字,可是,他们还是在默默地付出,他们还是真心的对我好。除了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小小的胡凡也许这一辈子也无法偿还这份沉甸甸的爱。
6月8号,我在夜航做了最后的一期节目。在最后一期节目行将结束的时候,我本来准备的歌曲是陈志朋的《舍不得》,那是挑了好久的一首歌。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却把节目开始放过的另外一首歌又播了一遍。走出直播间的那一刻,心里反复地在想,为什么留给了自己一个不完美的结束。也许真的是上天的安排吧,离别的时候不说再见,是否就意味着再次的相聚?
记得大魏老师有一篇写广播人的文章,题目叫《堕入无形》。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许多时候下了直播,已是万家灯火。夜深似海,我像一只鱼儿游弋在海中央。没有人知道我,没有人认识我,那种随心随欲,那种工作过后的怡然自得,可能别人永远无法明白。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以及广播人像风,像水,在这个都市里流动,流过之后了无痕迹。但是人们的生活中缺得了风和水吗?
与电视和网络媒体相比,广播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光环,但是我们应该高兴,在如今喧嚣的媒介超市里,还有这样一方净土,让彼此心灵相通,在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声音里让人思考生命的存在和价值。作为一名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我更愿意把节目主持的道路看作是一种苦行僧的实践。因为永恒的不满足,我将一直在路上。
在结束发言之前,我想借这个机会,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说几句心里话。小小的胡凡渴望快快地长大,我们的播音专业也渴望快快地成长。原来也一直不自信,出去实习了,我发现武大培养的播音人不差!记得前不久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对我说——我们都是不踩地的小鸟,带着梦想往前冲。是的,我们不仅要做珞珈山下最字正腔圆的一群人,我们更要用这纯正的普通话、漂亮的嗓音,去承载最睿智、最闪光的思想。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意人夸声色好,愿留心音在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