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工作总结

时间:2024-03-09 08:22:18
托班工作总结

托班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班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托班工作总结1

孩子们在托班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集体生活。为此,我们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从心里感到欣慰。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现将本期的的工作进行小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

1、让孩子较快适应集体生活,在较短的时间就喜欢幼儿园,爱上了班上的老师。孩子的年龄小又是刚离开爸爸、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感情上较难适应。我班的三位老师始终用“爱心、耐心、细心”真诚的对每个幼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用多亲亲、搂抱、允许他们带一些自己的玩具等方法让他们稳定情绪。使他们很快的就喜欢上幼儿园,和老师建立了感情。同时,我们也比较注重礼貌教育,让幼儿学讲诸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现在每个幼儿入园后能主动和老师问好,在老师的提醒下还能和幼儿园其他老师问好。

2、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在这方面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上,如:手把手的教给孩子衣服脱鞋子的方法,手把手的带孩子入厕、洗手。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必须在游戏中学习,而且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我当时在教他们洗手的时候,用了“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来让激发他们模仿的兴趣,从而在玩儿中学会洗手。现在孩子们基本都可以自己去洗手。我们还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认真进餐。一个学期下来,班内大部分幼儿能自己动手愉快的用餐,虽然用餐的速度较慢,但却养成了一定的卫生意识,初步学习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养成了餐后擦嘴的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的意识也不断的加强。在常规的培养上,老师仔细观察,坚持统一的原则和一贯要求的原则,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种较自觉的行为。老师带着孩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方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更新,另一方面,我们要仔细观察孩子与我们的互动的情况,有时孩子对我们的教学有些启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重视激发孩子用各种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好的学习态度。

3、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生活充实更有意义。孩子到幼儿园最能感受的是一分亲情。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培养孩子之间的友情。如:我们根据季节的不同带孩子到户外体验天气的变化,观察春天的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在班级还组织过穿鞋子比赛更是促进了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六一”儿童节上,我们表演的“爱我你就抱抱我””更是展示了孩子们的风采。迎得了大家的掌声。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参与性,使他们得到了锻炼,让他们更健康、更自信。

二、领会《新纲要》精神,开展教育工作,丰富幼儿的生活。

托班幼儿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明确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目标的前提下,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用和蔼可亲的教态、准备充分的教具,在幼儿易接受学习的时段开展教育教学,丰富幼儿的知识面,教会幼儿掌握说、唱、跳、画、搓、粘、撕等基本技能,初步养成爱学习、上课不随意离开坐位的好习惯,严把教育质量关。一个学期下来,幼儿已学会了《上幼儿园了》《清洁宝宝》《长长的花袜子》等十几首儿歌故事;也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演;喜欢画图画,粘贴;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做早操,学会爬垫子、跳圈、滚球等技能;从不会讲普通话发展到坚持讲普通话。同时,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小朋友也多了起来。

三、注重家园联系工作,促进家园教育一体化。

幼儿初入园,有些家长感到不放心,深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没吃好、睡好、受人欺负,我们用塌实的工作作风,谦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让他们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平时主动接近家长,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对家长提出的意见认真分析,对照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卫生意识较差,活动中的常规培养较欠缺等。希望在新的学期中,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各方面的表现会更上一层楼。

托班工作总结2

科学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和户外的散步活动,增进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萌发了初步的环境意识,促进了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求知欲,探索精神...

转眼孩子们在我们托班又渡过了一个学期愉快又充实的集体生活。本学期我班宝宝从18名插入到36名,插入生对我们开展正常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托班孩子年小、幼稚、好动,没有控制能力,他想怎么样,就这么样,刚建好的常规,一会就乱了,情绪也很难稳定。我们四位教师整天的都扑在孩子身上了,一日下来,腰酸背疼,四肢无力。但有付出终有回报:宝宝在园健康成长,得到家长的好评,使我们内心有了一点安慰,苦也是甜的。仔细回顾这学期,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不愿意上幼儿园到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从家人喂着都不愿意吃饭到现在能自己大口大口的吃;从需要老师督促喝水到自己要喝水;从不会穿衣穿鞋到自己会穿,还能子;从不敢参加活动到争着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每天都会用礼貌用语主动跟人打招呼;同伴间有了情谊感,有好玩的一起玩;好吃的共同分享,逐渐在园中有了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我们感受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喜悦。当然也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配合。现将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常规培养初见成效。

1、用老生带新生等多种方法,培养和巩固宝宝的生活常规、卫生习惯和学习常规。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原有的37名宝宝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一日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也基本养成。当8名新插入的宝宝进入班级后,他们的自由、无规则影响了整个班级的秩序。于是,我们用老生带新生的多种方法,帮助新生适应集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和学习常规。我们把新生集中在一张桌上,对他们重点指导。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像其他宝宝学习,外出时也单独练习站队、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和培养教育,新生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但每天都能高高兴兴的来园和老师小朋友们愉快的学习和游戏,而且养成了一日生活中必要的生活卫生习惯。认知能力、自理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不但认识自己的毛巾、水杯、小床、等,并学会了自己吃饭、独立睡眠、自己穿、脱鞋、自己小便,并懂得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班两个年龄不足龄的宝宝:许孔月、张馨然,也基本能跟着常规活动。参与活动时,我班的宝宝基本能参与其中,并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动手操作时也能按要求去完成。

2、分组活动中 ……此处隐藏17202个字……密切关注孩子冷暖、随时增减衣服、加强午睡管理、每天注意开窗通风,天天坚持户外锻炼,增强体质,还提醒孩子多喝开水。

孩子们穿的衣服都多起来了,因此反复提醒幼儿注意运动前后的自我保护非常必要,如知道热了要脱衣服,冷了要及时增添衣服,出汗了主动到老师处擦汗等。

三、家长工作方面

幼儿园的好多工作都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让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冬天周围环境和人们衣着的变化,多带孩子到阳光下活动。和孩子自制冰块,带到班上放置科学区内。鼓励孩子天冷也要坚持早起上幼儿园,并坚持参加户外锻炼等。因为天气的关系,经常出现孩子身体不适不能按时来园的情况,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不来幼儿园的原因,如果身体不好,就好好在家休息。除此之外,宝宝成长记录也是我们和家长的一个沟通的桥梁,我们认真填写,将孩子在园情况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各位家长,让家长了解他们在园情况,以便更好的跟老师沟通,并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及时告诉老师。

相信在下月中,我们会更努力的做好班级工作,使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自信、更活泼、更能干!

托班工作总结15

儿童期是培养孩子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时期,良好情感的形成将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并使其今后一生受益。针对托班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又好模仿,对于耳听目儒的事情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喜欢一些不受过多约束的区域活动,在区域活动中,他们注意力集中,接受信息快,乐于和老师同伴进行语言和动作交流,在区域活动中学到的东西他们能很快的记住的实际情况。我于20xx年提出了《托班幼儿区域活动中良好情感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计划。经过两年左右的实践研究,了解了2-3岁儿童的情感发展特点,取得了一些针对托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良好情感培养的心得和一些方法。

一、2-3岁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问题存在期和培养关键期

研究初期,在运用问卷调查法向孩子的家长收集资料,了解孩子在情感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养方式的限制,现今的儿童普遍存在一些情感发展问题。例如:由于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特殊心理发展特点的原因而引发的孩子自私 、蛮横等不良性格特点。又例如孩子得到了太多来自长辈们的关爱却不懂得去爱长辈,他们的一些自私行为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父母、祖辈等。

然而我们还是可以从孩子们身上看到好多优秀的让人值得高兴的东西。例如,他们喜爱小动物,对小动物有爱心等。

虽然孩子在情感方面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经过研究我们还是发现:运用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情感培养还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的。例如:在区域活动娃娃家的活动过程中,你扮妈妈,我扮娃娃的游戏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

二、家庭教育是2-3岁儿童一切情感形成的重要诱因

在对儿童情感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形成幼儿这些情况的各种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是2-3岁儿童一切情感形成的重要诱因。

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所能接触到的能影响他们情感发展的是家庭,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孩子情感形成的关键。性格开朗家长的孩子活泼外向善于交往;沉默深沉家长的孩子少言寡语不善交往;经常被父母带出去游玩的孩子喜欢大自然爱小动物;整天呆在家的孩子怕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等等。这些现象在我们随机抽取的被试中随处可见。

因此,我们认为,家长能引起重视,注重自己的行为,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也是2-3岁孩子良好情感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运用区域活动对孩子进行良好情感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正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在一年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区域活动对孩子进行情感培养确实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我扮妈妈,你扮娃娃”的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听长辈的话,能对长辈表现出一些简单的关爱情感。如:亲亲妈妈、给爸爸捶捶背、乐意遵从长辈的指示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等。

在配对活动“给蝴蝶找翅膀”“给小虫子找家”等游戏中,孩子们不但了解了蝴蝶的生理特征更萌发了对蝴蝶、小虫子的关爱情感,进而培养了孩子爱小动物的良好情感。

在“小小音乐家”的游戏中,孩子们特别喜欢玩迷你电子琴、小吉他等小乐器。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爱艺术的情感。

在所有一系列交往活动中,孩子们还学会了沟通,他们逐渐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与小朋友之间表示友好,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从而培养了孩子爱朋友的良好情感等。

四、在区域活动中对孩子进行良好情感培养需要科学的方法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虽然运用区域活动对孩子进行良好情感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仍需要科学的方法。

首先,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发现:由于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表现的同伴冲突随处可见,主要是游戏材料的争抢。在冲突发生时,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根本不起作用。这与培养他们“爱朋友”的良好情感的初衷背道而驰。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此时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转移其中一名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他其他好玩的玩具或者将两人隔离)避免矛盾的继续发展升级。

其次,不是所有的区域活动都有利于孩子良好情感的形成。

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简单的操作性游戏活动并不适合2-3岁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简单的操作性游戏孩子不感兴趣,反而不利于孩子坚持性的培养。

第三,情景性游戏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的有效途径。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所以他们对操作性游戏活动不感兴趣,相反的,他们对情景性游戏情有独钟。在情景性游戏中他们注意力持久集中,能深入其中,因此为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但由于孩子们都喜欢情景性游戏,因此孩子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的规则又使活动出现了新问题:少数特别吸引孩子的游戏内容人满为患

我们采取的应对方法是为每个游戏区设置一定数量的开门钥匙。具体做法是:每个活动区的墙上挂有4-6条钥匙,要想进入游戏区的孩子必须先从墙上取得钥匙挂在脖子上,不想玩而出游戏区时必须把钥匙挂回墙上。这样如果有第7个人想要进入游戏区就会因为拿不上钥匙而只能等待或者去别的区域,这种做法就避免了拥挤和冲突。实验证明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五、不是所有的良好情感都能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培养

不是所有的良好情感都能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培养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等因素提出的,而并不是由于区域活动功能限制的原因。

例如:从孩子们“爱朋友”这一情感而深化的合作行为就很难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培养。科学地说,应该是很难对2-3岁的孩子进行合作行为的培养。原因是2岁左右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且处于反抗期。合作对于2岁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甚至是不可能达到的一个境界。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尽管老师想尽了方法创造了很多条件,但取得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同样,由于孩子年龄特点等因素的限制,许多情感都无法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培养。

但总得来说,区域活动是一种培养孩子良好情感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利用好这一途径,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而努力。

《托班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